指定代理是由于什么的指定而產生?
代理的種類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其中,委托代理是代理人根據被代理人授權而進行的代理;法定代理是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產生的代理;指定代理是根據人民法院或者有關機關的指定而產生的代理。指定代理在本質上也屬于法定代理。其與法定代理的區別在于前者的代理無需指定,而后者則需要指定過程。
【相關知識】
指定代理的范圍是什么?
中國《民法通則》第63條第1款和第3款規定了代理制度的適用范圍: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進行民事法律行為(第1款),所以代理廣泛適用于中國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及公民和法人之間。具體包括:
(1)代理為各種民事法律行為。諸如買賣、承攬、租賃、債務履行、接受繼承等,公民、法人均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辦理。
(2)代理為其他法律部門確認的法律行為,包括代辦房屋產權登記、法人登記、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等行政行為,代為進行稅務登記、交納稅款等財政行為,代理民事訴訟等。但是,并非一切法律行為都可以適用代理。同時,該條第3款又對代理的適用范圍作了限制性規定,“依照法律規定或者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親自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通過代理人進行”。具體表現在:1.具有人身性質的行為不得通過代理進行。比如立遺囑、婚姻登記、收養子女等行為不得適用代理。2.法律規定或者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特定人親自為之的,則不得適用代理。例如,某些與特定人身相關聯的債務的履行(預約撰稿、演出、授課、講演、特定的技術轉讓合同等)亦如此。因為這些行為和債務,或者依法律規定,或者根據雙方當事人的約定,應當由特定人親自為之。如果通過代理人進行,就可能侵害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指定代理是指根據勞動爭議委員會的指定,而代理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參加活動的人。根據本條的規定,勞動爭議委員會指定代理人主要是由于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本身在參加的能力上已經存在欠缺,如果又沒有指定代理人代理其參加,那么一方面在過程中,很可能出現一邊倒的局面,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維護,另一方面,審理也很難得到順利進行。所以,為保障的公正性,由勞動爭議委員會為其指定代理人。參照民法通則的規定,主要是指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其所在單位也可以作為監護人,在中作為該勞動者的指定代理人參加,但由于勞動爭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往往是其所在單位,根據禁止自己代理的規定,不能指定其為勞動爭議的指定代理人。
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指定代理是由于主管機關或人民法院的指定而產生。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作社債務誰承擔責任
2021-03-20法律顧問單位拖欠顧問費怎么處理
2021-03-21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