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調解是如何進行的
民事訴訟調解的方式可以根據案件的難易程度和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調解,包括訴前調解、立案條件、庭前調解、書信方式調解等。
1、訴前調解。訴前調解是在訴訟活動開始前,人民法院利用近年來開展的“法院干警送法下基層”活動,同已建立的民調網絡相結合,所進行的調解,將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化在初始狀態。
2、立案調解。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
3、庭前調解。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后,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并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庭前調解是對適合調解的案件進行的先行處理程序,其顯著特征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根據案情和實際情況達成調解協議或轉入庭審程序,它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和解,化解矛盾,提高訴訟效率。
4、書信(網絡、短信)方式調解。書信(網絡、短信)方式調解是指當事人起訴后,人民法院以書信(網絡、短信)往來調處糾紛的一種方式。
5、社會化調解。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根據案件需要,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群眾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按這一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或商事糾紛案件時,根據調解的需要,可以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與政府職能部門、村委會、村民小組、街道、社區、工青婦等人民團體、人民調解委員會相配合的民調網絡,利用巡回辦案、干警下基層的第一手信息作依托,召開調解會調處糾紛。
6、開庭調解。開庭調解是指在開庭審理時,對當事人進行調解,是開庭審理的組成部分。民事訴訟法規定“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在法庭審理中,調解是貫徹始終的。不僅在調查、辯論階段可以進行調解,在辯論終結以后,仍可再行調解。開庭調解,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比較大。
7、送達調解。送達調解是人民法院在向當事人送達法律文書時,充分利用與當事人接觸見面的時機,對當事人進行的調解。
訴前調解是在訴訟活動開始前,人民法院利用近年來開展的“法院干警送法下基層”活動,同已建立的民調網絡相結合,所進行的調解,將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化在初始狀態。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