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訴訟中調解的結果
經過訴訟中的調解,會出現三種可能:
第一種是雙方互諒互讓,重歸于好。人民法院將調解和好協議的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協議的法律效力至此產生。
第二種是雙方達成全面的離婚協議,包括雙方同意離婚,妥善安排子女今后的生活、合理分割財產等。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協議的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并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離婚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種是調解無效,包括雙方就是否離婚或者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方面達不成協議,在這種情況下,離婚訴訟程序繼續進行。
二、離婚訴訟中調解程序怎么進行
(一)訴訟中的調解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32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進行調解”。調解是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適用調解程序,其目的在于防止當事人草率離婚,以及在雙方當事人不能和解時,有助于平和、妥善地處理離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在婚姻生活中,雙方難免會有一些沖突和糾葛,有時逞一時之氣,就會使矛盾擴大,沖突變得激烈,由此,一些尚未達到不能共同生活程度的婚姻當事人也要求離婚。
由法院進行調解,可以促使雙方當事人平息怨恨、減少敵對,對自己的婚姻狀況和今后的生活進行充分的考慮,珍惜自己與配偶的婚姻關系。即使調解和好不成,雙方還是堅持離婚的,也可以調解離婚。調解離婚有助于解決財產和子女問題,由此而達成的調解離婚協議,雙方當事人一般都能自覺履行。當然,通過調解達成協議,必須當事人雙方自愿,不得強迫;調解也不是無原則的,而應當本著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二)判決
調解不能久調不決,對于調解無效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判決。判決應當根據當事人的婚姻狀況,判決準予離婚或者判決不準離婚。
一審判決離婚的,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有權依法提出上訴。雙方當事人在15天的上訴期內均不上訴的,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經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的,自調解書送達時起原審判決即視為撤銷。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是終審判決。對于判決不準離婚或者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有拒不履行嗎
2021-01-01全款買二套房有什么規定
2020-11-14贈予合同的贈予人有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23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