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訴意見證據規則的規定
在我國,雖然民事訴訟法無明確規定,但最高人民法院有關民事訴訟法相關司法解釋均否定了普通人意見的證據能力。如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57條規定: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民事訴訟法中的普通人意見證據的審查規則
根據我國目前的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審判階段對普通人意見的審查可分為兩個階段:開庭前的審查與法庭審理的審查。開庭前的審查,根據《民事訴訟法》182條第2款要求確定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問題的規定,審查的重點應當是普通人意見是否具有“法庭準入資格”。這種法庭準入資格的審查,實際包括證明力的審查與證據能力的審查。具體而言,也就是需要審查普通人意見是否具有相關性,是否通過合法程序獲得。法庭審理的審查,審查的重點是該意見能否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普通人意見能否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主要取決于該意見是否具有相關性與可信性。從意見的形成過程來看,不管是普通人意見,還是鑒定意見,均是意見主體將所掌握的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應用于某種事實,通過推理獲得一種個人意見。
這種個人意見是否符合事實而具有可信性,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一是作為意見基礎的事實是否充分可靠;二是意見主體是否掌握了與作出某種推論所需要的事物因果關系相關的知識;三是意見主體是否忠實地將這種因果知識運用于基礎事實,從而得出合理的意見。將以上兩個階段需要審查的內容概括起來,實際可分為四個方面:一是普通人意見獲得的合法性;二是普通人意見內容的相關性;三是普通人意見主體的適格性;四是普通人意見內容的合理性。由于目前對于非法取證的論述較多,普通人意見獲得的合法性問題與其他證據的合法性問題并無重大區別,本文不再對此進行論述,而只針對其他三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論述。
意見證據規則在民訴中的規定如上所述。民事訴訟法否認了普通人的意見證據,將意見證據分為證人意見證據和鑒證人意見證據。鑒證人的意見由于其具備專業知識而被采納。證人的意見證據由于不具備專業知識,出于對案件專業性的考慮,不予以采納。
看完上面的內容對于這個問題大家都清楚了吧,在實際中的訴訟中也需要遵守這樣的規定,才能進行民事訴訟,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做到公平公正。這也是大家需要做了解的地方,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996工時制違反勞動法嗎
2021-01-28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