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合同有沒有法律效力呢?什么樣的合同可以作出口頭合同呢?《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條關于“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規定,人們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頭形式訂立合同或協議。本文就口頭合同有無法律效力做簡單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陬^合同的有效適用情形口頭形式的合同是指當事人以直接對話的方式或者以通訊設備如電話交談訂立合同。
它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如在自由市場買菜、在商店買衣服等。現代合同法之所以對合同形式實行不要式為主的原則,其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合同的口頭形式,無須當事人約定。凡當事人無約定或法律未規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頭形式??陬^合同不宜采用的情形口頭合同屬于不要式合同,是指當事人以語言為意思表示、而不用文字表達合同內容的合同形式。在法律未規定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的情況下,只要當事人協商一致,都可以采用口頭形式??陬^合同在即時清結的交易中非常普遍。其特點是簡便易行,但其不足之處在于發生合同糾紛時難以取證,當事人孰對孰錯很難劃分。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見稿原本規定,不動產,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涉外合同、價款或者報酬10萬元以上的合同,除即時清結的以外,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依照其規定。但是,鑒于我國東西部、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例如10萬元在、的經濟往來中不屬于數額巨大、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卻屬于數額巨大,因此《合同法》第10條修改了征求意見稿的規定,改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因此不動產轉讓合同、涉外合同、價款或報酬在當事人認為數額巨大、不能即時清結的合同都不宜采用口頭形式,否則發生合同糾紛時舉證困難。
口頭合同的效力認定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沒有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雙方不是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雙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現房,購房者買現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2有限公司減資需要驗資嗎
2021-03-09死刑有哪些情況下可判處死緩
2021-02-25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