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
本案爭論的焦點: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明確了“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原則,接著明確了“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的特定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二款“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的規定,勞動合同并非唯有用人單位掌握管理,勞動者也應當持有。因此,本案例中的舉證責任分配應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原則。但是本案勞動者主張雙倍工資顯然無需提供證據,因為其主張雙倍工資的事實依據是勞資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為了免除己方支付雙倍工資的責任,則需提供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
本案勞動者對勞動合同中本人簽名予以否認,用人單位只提供勞動合同不算盡到舉證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條第一款規定:“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由此看來,合同糾紛一般由作出肯定性主張的一方負完全舉證責任。案例中用人單位應屬于對勞動合同成立作出肯定性主張的一方,勞動者應屬于作出否定性主張的一方。根據該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再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勞動合同中勞動者簽名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否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具體說用人單位應補充以下證據:一是需在規定時限內對勞動合同中勞動者的簽名申請筆跡鑒定,逾期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二是可提供勞動合同簽訂時在場人員的證言,或錄制的視聽資料,以此作為輔助證據。另外,針對鑒定結果若屬于虛假簽名則由單位承擔鑒定費用,反之則由勞動者承擔鑒定費用。
最后經司法鑒定,勞動合同中勞動者的簽名非文某所簽。于是,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裁決公司支付文某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土地出讓金與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52020年舊城改造有哪些優惠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25拆遷范圍是有哪一級政府劃定的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