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來講,商業秘密是企業的核心,是受到重點保護的信息。但實踐中,還是有很多侵犯商業秘密的情況發生,那么大家知道侵犯商業秘密的形式有哪些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侵犯商業秘密的形式有哪些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所謂盜竊商業秘密,包括單位內部人員盜竊、外部人員盜竊、內外勾結盜竊等手段;所謂以利誘手段獲取商業秘密,通常指行為人向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提供財物或其他優惠條件,誘使其向行為人提供商業秘密;所謂以脅迫手段獲取商業秘密,是指行為人采取威脅、強迫手段,使他人在受強制的情況下提供商業秘密;所謂以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是指上述行為以外的其他非法手段。例如,通過商業洽談、合作開發研究、參觀學習等機會套取、刺探他人的商業秘密等。
2、使用或允許他人以不正當手段獲取的商業秘密。所謂披露,是指將權利人的商業秘密向第三人透露或向不特定的其他人公開,使其失去秘密價值;所謂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是指非法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具體情形。需要指出的是,以非法手段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如果將該秘密再行披露或使用,即構成雙重侵權;倘若第三人從侵權人那里獲悉了商業秘密而將秘密披露或使用,同樣構成侵權。
3、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合法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可能是與權利人有合同關系的對方當事人,也可能是權利人單位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知情人,上述行為人違反合同約定或單位規定的保密義務,將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擅自公開,或自己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即構成對商業秘密的侵犯。
4、第三人在明知或應知前述違法行為的情況下,仍然從侵權人那里獲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這是一種間接侵權行為。行為人知悉其為他人的商業秘密,并明知或應知系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依然獲取、使用、披露該秘密,所以法律將這種行為也作為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來對待。
二、侵犯商業秘密的處罰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發生在經濟領域,尤其以競爭性行業或領域為多,因此,各國立法均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或《公平競爭法》、《企業秘密法》,《民法》或《商法》等加以制裁。多數國家也通過刑罰手段予以保護。我國也已建立了一個包括民法保護、行政法保護和刑事保護的商業秘密法律保護體系。
1、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責任,即經營者違反該法規定,給被害人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行為人侵犯他人商業秘密承擔的民事責任主要分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法》對承擔違約責任作出了相關的規定;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和賠償損失三種,其中賠償損失是最主要的方式。
2、《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5條規定了相應的行政責任,即對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于侵權物品,或責令監督返回,或監督侵權人銷毀使用權利人商業秘密生產的、流入市場將會造成商業秘密公開的產品。
3、我國《刑法》第219條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罪,即實施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不僅如此,針對侵犯商業秘密的企業行為,作出了對法人犯罪適用雙罰制的規定,單位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同樣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上文中,為大家整理了四種侵犯商業秘密的形式。行為人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具體要對侵權人如何處罰,則需要看實際的侵權行為是怎樣的。如果您的權利已經受到不法侵犯,不要擔心,您可以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在維權的道路上,可以找我們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幫忙。
侵犯商業秘密的證據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賠償怎么確定
如何鑒定侵犯了商業秘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
2020-12-29行政執法的主要類型包括什么
2020-11-17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原產地標記需要申請嗎
2021-01-28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行
2021-01-22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