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就是指通過非法途徑取得他人的商業精髓的一種行為。在我國法律上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罪有明確的規定。那么侵犯商業秘密罪法條有哪些呢?請閱讀下面小編為您帶來的文章進行詳細的了解吧。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19條
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73條
對侵犯商業秘密案的立案、追訴標準作了以下規定;(一)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損失50萬元以上的;(二)因侵權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三)致使商業秘密權利人破產的;(四)其他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情形。
三、《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第65條
侵犯商業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2)致使權利人破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
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屬于“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應當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20條
第十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第二十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六、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
第十七條 確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損害賠償額,可以參照確定侵犯專利權的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確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九條、第十四條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損害賠償額,可以參照確定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
因侵權行為導致商業秘密已為公眾所知悉的,應當根據該項商業秘密的商業價值確定損害賠償額。商業秘密的商業價值,根據其研究開發成本、實施該項商業秘密的收益、可得利益、可保持競爭優勢的時間等因素確定。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65條
第六十五條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注:未正式頒布]
損失數額應當根據侵權行為的性質、情節、商業秘密的研發成本、轉化和應用周期、前景預期、使用人的使用規模和經濟效益等因素綜合認定。具體有如下情況:(1)對因侵權行為導致商業秘密已為公眾所知悉的,可將該商業秘密的商業價值作為權利人的損失。(2)對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秘密,但尚未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或者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情況無法查清的,可以參照該商業秘密的許可使用費確定權利人的損失,并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3)對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可參照《反不正當競爭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確定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其中,對于行為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按銷售利潤計算;辦理刑事案件不應采用民事司法解釋中的推定方法。(4)對于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秘密的所有載體并予以毀壞、或者因其他原因導致權利人必須予以重置的,可將商業秘密的重置成本作為權利人的損失數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相關內容,希望小編的編輯能夠對大家的生活有所幫助,若大家還想繼續了解關于商業秘密的相關內容,歡迎您詳情打電話給我們律霸網站我們會及時為您安排律師幫助您解答。
:
侵犯商業秘密罪構成要件? ?
認定侵犯商業秘密罪,不應忽視哪些細節? ?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認定和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對所擔保債權范圍的效力
2020-12-13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