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秘密被泄露所造成的損失往往是無法估量的,所以在對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定罪量刑方面要考慮到直接損失和權利人必然失去的現實利益,要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怎么算是構成了侵犯商業秘密罪?下面是律霸網的小編為您提供的與侵犯商業秘密罪構成要件有關的信息,希望能夠為您提供幫助。
一、侵犯商業秘密罪概念簡述
侵犯商業秘密罪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獲取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
二、 侵犯商業秘密罪構成要件
客觀要件
客觀上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并且給權利人造成了重大損失。
1、首先,行為對象為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經營信息。據此,商業秘密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商業秘密是一種技術信息與經營信息。技術信息與經營信息,既可能以文字、圖象為載體,也可能以實物為載體,還可能存在于人的大腦或操作方式中。第二,商業秘密是不為公眾所知悉的事項,即必須是僅限于一定范圍內的人知悉的事項。
第三,商業秘密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經濟利益,僅限于積極的經濟利益,即能使權利人增加財產或者財產上的利益
第四,商業秘密具有實用性,即具有直接的、現實的使用價值,權利人能夠將商業秘密直接運用于生產、經營活動。
第五,商業秘密經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此外,商業秘密還具有使用權可以轉讓、沒有固定的保護期限、內容廣泛等特點。
2、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盜竊,一般是指通過竊取商業秘密的載體而獲取商業秘密;利誘,是指以金錢、物品或者其他利益為誘餌,使知悉商業秘密內容的人提供商業秘密;脅迫,是指對知悉商業秘密的人進行恐嚇、威脅,迫使他人提供商業秘密。其他不正當手段,是指除盜竊、利誘、脅迫以外的其他不正當手段,如搶奪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
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種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這是上述第一種行為的繼續。披露,是指將其非法獲得的商業秘密告知權利人的競爭對手或其他人,或者將商業秘密內容公布于眾;使用,是指將自己非法獲取的商業秘密用于生產或者經營;允許他人使用,是指允許他人將自己1陸獲得的商業秘密用于生產或者經營,包括有償與無償兩種情況。
第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這是指合法知悉商業秘密內容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商業秘密的行為,包括公司、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曾在公司、企業內工作的調離人員、離退休人員以及與權利人訂有保守商業秘密協議的有關人員。
第四,明知或應知前述第一種至第三種違法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這是間接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即第三者明知或者應知向其傳授商業秘密的人具有上述違法行為,但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
3、給權利人造成了重大損失。
這里的重大損失,是指經濟方面的重大損失,包括減少盈利、增加虧損、引起破產、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等等。根據司法實踐,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致使權利人破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應當追訴。值得注意的是,必須查明行為人所實施的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與權利人遭受重大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行為人實施了盜竊商業秘密等行為,但該行為本身并沒有造成權利人重大損失的,不成立侵犯商業秘密罪。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商業秘密權 (商業秘密權利人對商業秘密所擁有的合法權益) 以及受國家保護的正常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節第220 條之規定,單位亦能構成本罪主體。單位犯本罪的,對其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在中國,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體要件通常有如下幾種:
⑴ 企業的廠長、經理和其他管理員、企業的職工或臨時雇傭工等;
⑵ 現已離退休或轉調的原企業的人員;
⑶ 受委托并因而知悉、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如律師、專利代理人、經濟顧問等;
⑷ 對企業有監督、檢查、調查和管理權的人,比如審計人員、稅務人員、主管行政機關人員、工商管理人員等;
⑸ 除上述四種人員可能因披露商業秘密而成為主體要件外,其他任何人員均可能因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而成為該罪的主體;
⑹ 依據合同或者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有關單位及直接責任人員。此外,為了獲取和使用商業秘密與披露商業秘密的犯罪分子事先有通謀的單位或個人,應以共同犯罪論處。
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有意識地通過多種手段侵犯商業秘密。過失不構成本罪。至于行為人出于何種動機而實施犯罪,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只是量刑時可考慮的情節。實踐中,該罪的犯罪動機表現為:
⑴ 為了交換利益而披露商業秘密;
⑵ 為自己從事不正當競爭而使用商業秘密;
⑶ 為擊敗同業競爭對手而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
⑷ 為出賣而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
⑸ 為報復或泄憤而披露商業秘密。
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處罰,監督檢查部門可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果您對以上信息還存在著一些疑問,可以到律霸網找在線律師進行咨詢,謝謝閱讀!
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犯罪構成
侵犯商業秘密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怎么確定管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項目解散員工該怎么安置
2020-11-11發生醫療糾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1試用期辭退員工的方法和技巧
2020-11-29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告重婚罪怎樣才給立案
2021-02-11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