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期了。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公告送達開庭日期確定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五條亦明確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民事訴訟中以時起算的期間從次時起算;以日、月、年計算的期間從次日起算。”因此公告期從登報日的次日開始計算系法律應有之義;我國民事訴訟法有諸多類似的規定,比如“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等,該“五日”、“十五日”均應當從次日起計算。
其次,我國民事訴訟法之所以規定期間從次日起計算,在很大程度上,其立法設計之理由在于統一計算尺度,確保當事人訴訟行為的有效性,從而穩定民事訴訟關系。實踐中,對期間的起算點從次日起算,既能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也可方便訴訟參與人對民事訴訟期間的計算與把握,從而提升訴訟效率并增加法律實效。
再次,公告內容明確載明“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該60日期間系法律擬制的期間,“即視為送達”無論從語詞的內涵還是外延均否定了第60日遇節假日順延的可能性;另公告內容所確定的公告期、舉證期與舉證期滿后的第三日,三者系一個“期間統一體”,不能人為分離出來單獨分別處理,而應當連續計算,但若該“期間統一體”的最后屆滿日遇節假日的,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予以順延,以節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日,即開庭日。
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一點是,法律的確定性與可預測性要求法律用語要做到易懂、具體、明確,使其具有可操作及可指引性,從而法律受眾可依此安排自己生活的法律規劃,以便實現可預期的效果,此乃法律之為法律的本質屬性之一。按照第二種意見計算開庭日期既符合法律的規定,又直觀且便于操作。博登海-默在《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一書中言道:“正義具有一張普羅透斯似的臉,變化無常,隨時可呈現不同形狀,并且具有極不相同的面貌”。而開庭日期確定得是否準確涉及當事人訴權的保護和法律的嚴謹,事關法院判決的權威與實效,要讓每一個人民群眾看清這張法律正義之“臉”,請從法官準確確定“開庭日”伊始。
收到公告送達的開庭通知書后要解決糾紛的時候,建議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了解更多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非法轉讓土地獲取拆遷補償款如何處理
2021-03-16拆遷安置房買賣怎么進行
2020-12-07上海征地能拿多少錢
2021-03-24鼎湖征地賠償標準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