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犯罪所侵犯的客體要件有哪些內容?
1、涉事范圍
“犯罪客體是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權益。其中的權主要指權利,包括國家權利、法人等單位權利與公民個人的權利,其中的益指利益。包括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包括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臺灣學者林山田認為:“經濟刑法的保護法益為國家的經濟秩序與經濟結構的安全以及個人的財產法益。易言之,經濟刑法的保護法益包括‘超個人’與個人的經濟利益,即經濟社會中的公益,以及消費者及參與經濟活動者個人的財產利益。”侵犯知識產權罪屬于類罪,作為一個上位概念,其下位包括侵犯商標罪、侵犯專利罪、侵犯著作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等個罪。
2、無形產權
就知識產權本身而言,無論是商標權、專利權還是著作權,其均屬于一種無形產權。其客體與所有權的客體盡管性質相同,但是,其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所有權的客體是一定的動產或不動產這種有形物體,而知識產權的客體是無形物體。作為所有權客體的動產或不動產,不僅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且作為一種物理現象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其獨占性是完整的,即一個主體使用的時候,其他主體無法同時同樣使用。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產權,在客體存在于抽象的理念中,并不完全表現為物理現象上占有、使用等,當一個主體使用時,并不能同時必然排斥其他主體的使用。因此,知識產權極容易被侵犯,而且對侵權行為的發現也相對困難。由此可見,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客體與其他傳統的侵犯財產犯罪盡管有相似之處,但其差異也是涇渭分明的,正是這種客體的差別,使得兩類犯罪的犯罪構成、既遂與未遂的標準以及法定刑均有較大的出入。
3、核心內容
但是,同樣作為一種無形產權,同樣是作為一種“訴訟中的物權”,知識產權的各類下位權利的核心內容各具有自身特點。如日本學者紋谷所言;“版權的人格色彩極濃,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發展精神文化;但工業產權的競爭色彩較濃,其目的是為了發展物質文化。”但是,在分析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客體時候,應以商標權、專利權和著作權等權利為核心;如果具體細化為財產權或人身權等,這實際上是分割了以上各種權利的完整性。因為,作為知識產權的各項權利,其本身就兼備了這種屬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否定對各種權利不同側重點的研究。恰恰相反;其對分析犯罪構成的其他要素以及量刑不無裨益。
4、客體分析
通過對侵犯知識產權罪客體的分析,侵犯知識產權罪等法定犯罪,其違法性的刑事特征不僅是對刑事法的違背,更主要的是對知識產權法等上位法的違背。因此,在考察犯罪客體的時候,依據的標準不能或至少不能再以社會危害性和主觀惡性的犯罪特征作為尋求客體的主要依據。恰恰相反,應將知識產權這一權利組合體作為同類的客體。考察具體犯罪的時候,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權利實際上也是一類權利組合體。從知識產權法律意義上說,其包含了私權和公權、人身權和財產權等多項權利。這既是知識產權法的獨立于其他法律的根本依據,更是其犯罪客體區別于自然犯罪的特點。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客體是一類權利組合體:即既侵犯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人身權利,又侵犯了其財產權利;既侵犯了國家和社會的公權又侵犯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私權。
二、知識產權犯罪的法律法規
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六條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八條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九條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綜合上面所說的,個人的知識產權是不能進行任意的被他人侵犯的,而且這種行為也會給當事人帶來很大的財產損失,對于此行為也是有專門的針對人群,只要條件一旦構成那么必定就會受到嚴重的處罰,而對于單位的人員還會受到單位的處分。
什么叫侵犯知識產權罪?
知識產權侵權保護的途徑有哪些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及抗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請律師打官司的作用和重要性
2021-03-25房屋契稅延期交會有滯納金嗎
2021-02-20附條件的租賃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0-11-302020年上海專利申請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6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交通事故訴訟漏起訴保險公司法院可以追加嗎
2021-01-10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