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知識產權的網絡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1、犯罪對象的無形性
知識產權具有無形性的獨特性質,它決定了知識產權犯罪人侵害的不是具有物理形狀的知識產權產品,而是這些產品所內含的知識產權,包括經濟權利和人身權利。
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盜竊計算機軟件行為的理解往往是被盜者仍然擁有那個軟件,而且其用途不曾受損,被盜者未受到直接的損害。甚至,犯罪人可以直接購買合法的原版軟件進行復制、銷售。因此,這些瘋狂的知識產權盜竊、假冒行為給人們心理上帶來的沖擊遠沒有一般的侵犯財產犯罪那樣強烈,但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現狀已經把個人、社會和國家因此而遭受的巨大損失昭然若揭。
2、犯罪目的的非營利性
在傳統法律中,對構成犯罪的侵犯版權的行為認定上,除主觀上有故意外,還需以營利為目的。我國新《刑法》的“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制品罪”中都強調了“以營利為目的”的主觀要件。2美國1976年修改的版權法規定“以獲取商業優勢或私人營利為目的”的侵犯版權行為,可以構成版權犯罪。
二、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應對辦法
1、單位犯罪定罪存疑難。伴隨著一人公司的增多,如何有效認定并追究單位刑事責任成為司法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因此,在加強取證判明行為人在單位中實際地位及經濟利益歸屬的同時,我們認為,應依托單位誠信檔案等信息平臺,加強對單位法律行為的監督,避免符合單位犯罪構成要件的一人公司規避刑罰,扼制地下工廠的增長勢頭,防止借口工作人員個人侵權而掩飾單位犯罪的實質。
2、主觀認定難以把握。第一,“明知”的認定標準不一致。對“明知”的推定,有人認為是對犯罪人認識因素的推定,也有人認為是對意志因素(犯罪故意)的推定。第二,實務部門普遍反映,在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中,很難界定侵權產品實際銷售價格,進而也就難以認定“非法經營數額”。第三,對于侵犯著作權罪中“以營利為目的”的確認。
3、相關法條理解不一。如對于假冒注冊商標罪中“相同的商標”的認定。其難點在于“相同”和“相似”或“類似”的區別。侵犯著作權罪中網絡侵犯著作權案件較多。抽樣調查顯示,網絡侵犯著作權案件有11件,占全部14起案件的78.57%。此類案件中如何理解“復制”與“發行”的爭議最多。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罪“保密措施”的理解。在侵犯商業秘密罪中,達到何種程度可認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尚無相關的法律規定。由于理解不同,致使類似的案件判決不一。因此,我們認為應通過完善立法加以規范,增強同一法律、不同法律之間的內在協調性。
4、調查取證比較困難。制假售假已不再局限于小作坊方式,而是趨于組織化、智能化,逐步形成了專業化分工及一條龍服務。制假售假隱蔽性強,由公開、半公開轉入地下、半地下狀態,給取證帶來極大困難。實務部門普遍反映,在煙草類案件中,的行政執法和司法活動僅起到“滅火”作用,“幕后黑手”往往無法查處。因證據原因只懲處從犯而無法懲處主犯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網絡犯罪也給取證技術和時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實踐中被害人(單位)證據保全愿望無法得到實現,使得電子證據短時間內被銷毀,加大了取證難度。對此,我們認為,要完善調查取證和強化訴訟參與意識。探索在刑事訴訟中采用民事訴訟中的臨時措施,包括采取相關措施停止涉嫌犯罪行為,查封、扣押、凍結行為人財產(財產保全)及證據保全,以有利于增強權利人參訴的積極性,加強固定證據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我國目前對知識產權 的保護力度是非常大的,涉及到知識產權在網絡上被侵犯的情況下,被侵權人可以向司法機關提交訴訟的方式,要求侵權人進行合法的賠償,但網絡取證難度大,特別是對相關犯罪事實的認定麻煩,所以需要提交相關的證據文件。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特征表現有哪些?
知識產權管理辦法和流程
知識產權訴訟的特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土地流轉合同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1-01-15自己的房屋只有一部分在拆遷范圍內,這樣合理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