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事件構成的條件范圍和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不可抗力構成的條件
我國《民法通則》第153條及《合同法》第117條第二款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某一情況是否屬不可抗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加以認定:
1、不可預見性。法律要求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有關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對這個事件是否會發生是不可能預見到的。在正常情況下,對于一般合同當事人來說,判斷其能否預見到某一事件的發生有兩個不同的標準:一是客觀標準,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夠預見到的,合同當事人就應預見到;如果對該種事件的預見需要有一定專門知識,那么只要具有這種專業知識的一般正常水平的人所能預見到的,則該合同的當事人就應該預見到。另一個標準是主觀標準,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條件如年齡、智力發育狀況、知識水平,教育和技術能力等來判斷合同的當事人是否應該預見到。這兩種標準,可以單獨運用,但在多種情況下應結合使用。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盡管采取了及時合理的措施,但客觀上并不能阻止這一意外情況的發生,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個事件的發生完全可以通過當事人及時合理的作為而避免,則該事件就不能認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當事人對于意外發生的某一個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過當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這個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間性。對某一個具體合同而言,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在合同簽訂之后、終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間內發生的。如果一項事件發生在合同訂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遲延而又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時,則不能構成這個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二、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1、解除合同:不可抗力的發生使得合同的履行成為不可能,如特定標的物的滅失。
2、延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事件只是部分的或者暫時的阻礙了合同的履行,則發生事件的一方可以部分履行合同或者延遲履行合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不可抗力事件構成的條件范圍和法律后果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代持協議的概念
2021-02-03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村里有權讓已婚婦女土地轉讓嗎
2021-01-29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贛州市新城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暫行規定有哪些內容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