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二審都是一個法院嗎
二審有在一審法院上級法院法官審理,也有在原審人民法院進行符合法律規定。
附:《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一審和二審的區別:
1、性質不同。
歸根到底,由于審判依據和審判任務的不同,兩者在性質上有區別:人民法院第一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對行政案件的一審管轄權,其性質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人民法院第二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下一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權,其性質是對第一審裁判合法性的審查,是將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特定爭議最終予以解決。
2、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審程序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而發生,而第一審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訴權而發生。
3、審查對象和范圍不同。
一審法院審查的對象是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僅對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相關的行政法律關系進行審查;而二審法院審查的范圍除此以外,其直接審查對象還包括一審裁判是否正確,即二審程序中的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和一審裁判的雙重性審查。
4、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訴訟主體不同。
一審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資格限制,提起訴訟并引起第一審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二審中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并不固定,沒有資格限制,原審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當上訴人、也可以充當被上訴人。
5、審理方式不同。
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包括公開和不公開開庭審理;二審中,人民法院除應采取開庭審理方式外,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6、裁判方式不同。
一審判決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質量,可以作出維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判決、確認判決、限期履行法定職責和變更判決等;二審判決則限于維持原判、依法改判兩種,并可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7、審理期限不同。
《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這就是說,二審的審理期限比一審期限少1個月。
一審敗訴后需要上訴到二審而不知道具體的內容,可以找律霸網在線律師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律師告訴你婚后安置房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2-27哪些人可以接受委托執行
2021-03-07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二)
2020-11-24國有獨資公司是否要設立三會才可以
2021-01-22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關于建立土地出讓合同違約責任認定集體會審制度的通知
2021-01-28父母房子拆遷后換成兒子名字要交契稅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