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規定了法院調取證據的情況是否和民事訴訟法的具體原則相違背呢
無論是從法院依職權調取證據還是依申請調取證據,我們都可以看出,這些規定一直貫穿著一條主線即確實必要、對查清事實有幫助,這不僅不違反法院中立的地位,反而是對法院中立地位的一種保障,在雙方窮盡訴訟權利的情況下,查明事實,公正判決。
一、法院依申請調取證據。
是指因存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調查證據,法院審核后因為符合法律規定的,應該為當事人當事人調查證據。民訴法司法解釋第九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包括:
(一)證據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無權查閱調取的;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這部分是對民訴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細化,在明確“誰主張誰舉證”責任下的一個補充,人民法院僅僅在特定條件下,依照一定的程序承擔有限的補充責任。之所以會這樣規定是因為有的證據是普通公民不能接觸到或者涉及秘密的如果不做這樣的制度設計,法院是無法在全面審查事實的情況下做出判決,這樣不僅不利于解決矛盾反而會激化矛盾,甚至當事人將矛盾轉移到國家司法機關,雖然法院在審判中應該遵守中立的地位,但法院的根本職責是定紛止爭,所以其必須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做出判決,如果當事人可以提供證據而拒不提供,那是其對自己權利的放棄,但如果在不可歸因于當事人的原因無法提供證據,法院徑行做出判決,顯然對于當事人是不公平的,也違反了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宗旨。
針對當事人申請調查的證據法院需要進行審理,如果符合上述的條件,法院就會調取證據,但如果不符合,根據最高院民訴法司法解釋第九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與待證事實無關聯、對于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或其他調查收集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這樣舉證不能的責任還是需要當事人承擔的。
二、法院依職權調取的證據。
許多人認為,如果說法院依申請是存在客觀原因,還是屬于當事人訴訟權利的體現,那么法院依職權調取證據就是直接參與到訴訟過程中,完全不是處于居中地位。那么果真如此嗎?最高院關于民訴法的解釋第九十六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包括:
(一)涉及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關系的;
(三)涉及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訴訟的;
(四)當事人有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程序性事項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照當事人的申請進行。”保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我國法院的天然職責所以涉及到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案件,法院應該主動調取證據,需要注意的是與《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相比,最高法司法解釋刪除了他人合法利益的規定,這樣更凸顯了法院的中立性。出于公序良俗的考慮,我國民訴法規定涉及到身份關系的案件不允許自認,這就需要賦予法院調查取證的權利。民訴法第五十五條是關于公益訴訟的規定,同樣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慮,同時在公益訴訟中,一般雙方是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個人調查取證困難,所以賦予法院的調查取證權。針對虛假訴訟的問題,因為雙方惡意串通,損害的不僅是第三人的利益,還損害了司法的權威,這種案件具有較大的蒙蔽性,并且雙方利益一致,因此這就需要法院調取證據查明事實。
從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對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導調取的收集的證據持謹慎立場,在本條中并沒有設置兜底條款,這樣不屬于上述五種情況,法院就不能依職權進行調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要約的主要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1-10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用pos機套現違法嗎
2021-02-09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解除留置條件是什么
2021-01-16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1-01-10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