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規定了法院調取證據的情況是否和民事訴訟法的具體原則相違背呢
無論是從法院依職權調取證據還是依申請調取證據,我們都可以看出,這些規定一直貫穿著一條主線即確實必要、對查清事實有幫助,這不僅不違反法院中立的地位,反而是對法院中立地位的一種保障,在雙方窮盡訴訟權利的情況下,查明事實,公正判決。
一、法院依申請調取證據。
是指因存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調查證據,法院審核后因為符合法律規定的,應該為當事人當事人調查證據。民訴法司法解釋第九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包括:
(一)證據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無權查閱調取的;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這部分是對民訴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細化,在明確“誰主張誰舉證”責任下的一個補充,人民法院僅僅在特定條件下,依照一定的程序承擔有限的補充責任。之所以會這樣規定是因為有的證據是普通公民不能接觸到或者涉及秘密的如果不做這樣的制度設計,法院是無法在全面審查事實的情況下做出判決,這樣不僅不利于解決矛盾反而會激化矛盾,甚至當事人將矛盾轉移到國家司法機關,雖然法院在審判中應該遵守中立的地位,但法院的根本職責是定紛止爭,所以其必須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做出判決,如果當事人可以提供證據而拒不提供,那是其對自己權利的放棄,但如果在不可歸因于當事人的原因無法提供證據,法院徑行做出判決,顯然對于當事人是不公平的,也違反了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宗旨。
針對當事人申請調查的證據法院需要進行審理,如果符合上述的條件,法院就會調取證據,但如果不符合,根據最高院民訴法司法解釋第九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與待證事實無關聯、對于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或其他調查收集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這樣舉證不能的責任還是需要當事人承擔的。
二、法院依職權調取的證據。
許多人認為,如果說法院依申請是存在客觀原因,還是屬于當事人訴訟權利的體現,那么法院依職權調取證據就是直接參與到訴訟過程中,完全不是處于居中地位。那么果真如此嗎?最高院關于民訴法的解釋第九十六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包括:
(一)涉及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關系的;
(三)涉及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訴訟的;
(四)當事人有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程序性事項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照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北Wo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我國法院的天然職責所以涉及到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案件,法院應該主動調取證據,需要注意的是與《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相比,最高法司法解釋刪除了他人合法利益的規定,這樣更凸顯了法院的中立性。出于公序良俗的考慮,我國民訴法規定涉及到身份關系的案件不允許自認,這就需要賦予法院調查取證的權利。民訴法第五十五條是關于公益訴訟的規定,同樣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慮,同時在公益訴訟中,一般雙方是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個人調查取證困難,所以賦予法院的調查取證權。針對虛假訴訟的問題,因為雙方惡意串通,損害的不僅是第三人的利益,還損害了司法的權威,這種案件具有較大的蒙蔽性,并且雙方利益一致,因此這就需要法院調取證據查明事實。
從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對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導調取的收集的證據持謹慎立場,在本條中并沒有設置兜底條款,這樣不屬于上述五種情況,法院就不能依職權進行調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措施執行人員是否可以退休
2020-11-12暴力脅迫簽訂的合同必須履行嗎
2020-12-06B超有漏診醫院不服判
2021-03-16掛名法人報酬多少錢
2021-03-01著作權人的種類及著作權的內容
2021-01-17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