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媽不是未成年的法定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三十條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第三十一條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據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第三十二條 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履行監護職責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擔任。
綜上所述,后媽對未成年子女并沒有監護的義務,所以,從法律層面上來講也不能強行要求后媽履行對孩子的監護義務。除非是孩子的親生母親已經去世或沒有監護能力,后媽跟孩子形成實質撫養關系的,這種情況下后媽算是孩子的監護人。
委托監護人證明怎么寫?
監護人打小孩是犯法的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