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申請監護人才算是合法的?
⑴必須經過有關組織予以指定。對于未成年人,要先由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于精神病人,要先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才能受理。未經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法院確定監護人要根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實施)第二十七條來進行確定指定監護人的順序。
(3)如果是被指定人不服的,還應當在接到有關組織關于指定監護的通知(書面或口頭通知)的次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起訴的,按變更監護關系處理。
二、監護人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實施)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三十條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第三十一條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據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監護人就是專門來保護被監護人的,但如果要申請監護人的話,就必須要符合條件而且所指定監護人的范圍也必須要在法律所規定的條款之中,對于指定監護人一般要向法院進行申請,只要確定成功那么就需要履行自己義務。
法定監護人更改的方式有什么?
法定監護人更改的方式有什么?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伍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車禍負主要責任能走工傷嗎
2021-02-17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股東違法股權沒收嗎
2021-01-06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被政府質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1-03-01普通合伙企業與有限合伙企業的區別
2021-02-06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