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二、訴訟時效的中斷的含義是什么
(一)訴訟時效中斷的概念訴訟時效的中斷,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法定事由的發生致使已經進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全部歸于無效,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睹穹ㄍ▌t》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
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即以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訴訟時效的中斷可以多次進行,但最長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20年的最長訴訟時效。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
1、提起訴訟。提起訴訟是指通過司法程序行使請求權。這里的“訴訟”應作廣義解釋。既包括民事訴訟法上一切權利主張形式,如起訴、應訴、作為第三人參與訴訟、申請支付令、申報破產債權、申請強制執行等。
還包括依照其他法律規定的爭議解決程序提起的權利主張,如提請仲裁、請求專利管理機關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提出商標異議或爭議,等等。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的,也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2、當事人一方提出請求。這是指權利人在訴訟程序以外做出請求履行的主張。這種主張在客觀上改變了權利不行使的事實狀態,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通意見》第173條的規定,權利人除向義務人直接提出請求外,權利人向債務人的擔保人、代理人或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的,也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中斷。
3、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義務人通過一定的方式向權利人做出愿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作為權利人信賴這種表示而不行使請求權,不能說是怠于行使權利,因此也應當構成訴訟時效的中斷。同意履行義務的表示方式除了書面或者能夠證明的口頭方式以外,債務人向債權人要求延期支付、對債務履行提供擔保、部分履行、支付利息等屬于同意履行義務的方式。
(三)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力根據《民通意見》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力為訴訟時效的重新起算。即已經經過的訴訟時效期間失去意義。訴訟時效的中斷可以數次進行,當然不得超過20年最長訴訟時效的限制。
在訴訟時效已過的情況下,如果義務人履行了債務的,則履行有效,不得以不當得利要求返還;如果當事人就債務履行達成和解(例如延期清償協議),不應看作訴訟時效的中斷,而應視為新的法律關系成立,該法律關系受法律保護。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當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和解協議時,才開始訴訟時效的起算。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雙方都要交稅嗎
2020-12-27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債務無法償還抵押物怎樣處置
2020-12-14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