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類推適用夫妻財產的分割規定,按一般共同財產處理,便成了一條司法慣例。
(一)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財產,原則上應歸該方當事人所有。但另一方當事人對取得該財產的當事人在取得該財產時有資助,或在取得該財產的過程中有輔助性勞動及提供生活幫助的,則該收入或財產應為一般共有。可根據當事人在取得財產中的作用大小,確定不同的份額。
(二)同居后共同購置的財產屬當事人共有,按份取得的,可確定按份共有。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如同居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間患有嚴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財產時,應予適當照顧,或者由另一方給予一次性的經濟幫助。
綜上所述,對于同居期間共同財產分割,應充分考慮雙方的男女關系、經濟關系、對共同生活的貢獻、同居的“程度”和“時間”,以及公序良俗等因素,其間所得財產不能簡單地認定到底是共同共有、按份共有還是個人所有。
2007年3月16日,我國頒布了《物權法》,并于當年10月1日實施。《物權法》第103條規定: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等外,視為按份共有。該條規定,雖然不是針對同居期間財產分割作出的規定,但是,《物權法》的頒布實施,使司法實踐中對于同居財產的分割慣例受到了否定。家庭關系,一般指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關系,這些關系都是得到法律肯定和認可的,而同居關系是被法律完全否定的,自然不屬于家庭關系,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也就不能再類推適用夫妻財產的分割規定,按一般共同財產處理。
對此,有關法律界人士指出,同居的財產分割與夫妻的財產分割具有很大不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夫妻財產系法定共有,離婚時自然分割,除非有反證;而同居財產是誰的就是誰的,除非有反證才能分割。
法院審理分割同居財產案件時所遵行的基本原則是:
最高人民法院在1989年11月21日作出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10條規定: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
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類推適用夫妻財產的分割規定,按一般共同財產處理,對于同居期間共同財產分割,應充分考慮雙方的男女關系、經濟關系、對共同生活的貢獻、同居的“程度”和“時間”。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職股東可以成立別的公司嗎
2020-12-31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怎樣打離婚官司,律師怎樣協助調解離婚
2021-03-17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20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標準
2020-12-16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