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時個人債務由個人清償。
二、理論分析
離婚時個人債務由個人清償。
(1)個人債務的情形。
①婚前所負債務。
②婚后以個人名義所負以供養沒有撫養義務之人。
③約定分別財產制并且債權人知道的情形下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
④婚后所負,但與債權人明確約定為個人所負債務。
個人債務由個人的財產予以清償。
(2)夫妻共同債務的情形。
①婚后所負債務,且不屬于上述作為個人債務的情形。
②婚前所負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
原為夫妻共同債務,以共同財產償還。如該項財產不足清償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法院判決。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相關知識:夫妻債務最新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2018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1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四條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三、例題解析
[例題]高某欠劉某5萬元工程款,該欠款系高某(男方)與李某(女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欠,一年中劉某多次向高某催討,但對方就是賴著不還。2004年春節過后,劉某又找到高家,高妻李某說自己已與高離婚,要錢直接去找高本人;劉某找到高某,而此時高某卻出示一份離婚判決書,說法院已將該債務判給了女方,自己已無義務還此債務。但該欠條系由高某出具的。劉某無奈原創,于2004年5月將高某與李某原夫妻二人起訴到了法院。法院應該如何處理此項債務?()
A.屬于共同債務
B.用高某和李某的共同財產清償
C.用高某的財產清償
D.用李某的財產清償
[答案]AB
[解析]本案涉及離婚后的債務清償問題,其核心問題如下:
首先,我們來分析該案債務的性質問題。該債務系劉某為高某干工程所形成,工程款欠據也系由高某以其個人名義向劉某出具,該債務形成的期間為高某與李某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2條中規定:“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從事承包、租賃等生產、經營活動的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第43條明確規定:“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者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可見,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無論是一方或雙方的經營收入,都歸夫妻共有,從事經營所欠的債務,也理應為共同債務,故本案債務系夫妻共同債務。而本案中法院的判決書法律教育網原創對該債務的處理也是按共同債務進行認定的。所以選項A是正確的。共2頁: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法院生效判決書對夫妻共同債務的分割產生的效力問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中對債務的負擔問題作出的處理,具有不可逆轉性,由于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只能是夫妻雙方,債權人不是訴訟主體,所以這一處理是在債權人不參與的情況下作出的,無疑是只對原夫妻雙方之間產生約束力,對債權人來說不具有對抗效力。《婚姻法解釋(二)》第25條規定:“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后,基于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從該規定可看出,法院對夫妻共同債務作出處理僅對夫妻雙方有法律約束力,對債權人是不適用的。所以選項B也是正確的。
[注意]
(1)注意區分個人債務和共同債務的范圍。
《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規定,下列債務為夫妻的個人債務:
①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
②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扶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
③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④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例如,當事人一方違法犯罪,對受害人所形成的債務,不屬于夫妻的共同債務。
(2)注意因彩禮在當事人之間形成債務的問題,《婚姻法解釋(二)》有相關性的規定。
(3)夫妻雙方約定由一方承擔共同債務的,其約定法律教育網原創不得對抗第三人,第三人知道其約定的除外。在此情況下,主張除權方負有舉證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前還部分房貸收取賠償金合法嗎
2021-01-22網簽之后正式合同多久下來
2021-03-18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投保協議
2021-02-27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