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案情:
2000年曹某在拆除某糧管所委托的住宅樓建筑時因事故受傷導致高位截癱。因某糧管所、黃某、范某對事故均存在過錯,法院判決三被告承擔連帶責任,2004年之后三被告每2年支付一次后續治療費給原告曹某直至其死亡。2007年、2014年曹某先后兩次向法院起訴主張后續的醫療費,均獲得法院支持。某糧管所改制,人民法院也依法變更改制后的某糧食購銷總公司為被執行人承擔賠償責任。15年來,人民法院從未中斷對曹某案件的執行工作,且均執行到位,將執行款送至曹某家中。
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訴訟時效的起算: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但是,這一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何時開始起算,司法實踐中存在較多的爭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六十八條的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雖然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上述最高法院司法解釋也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作出了進一步的規定,但是實踐中有時還是難以把握。
應當說,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與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價值有關。學界通說一般將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價值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第二,穩定社會經濟秩序,保護交易安全。第三,便利法院的審理工作。第四,保護債務人,使之不致因很久以前發生的、難以澄清的事件而被提出履行債務的要求。只有確保權利人和義務人合理明確的預期,訴訟時效制度對于權利人才不是一種無法預知、令人措手不及的損害,對于義務人才不是一種名義上享有但卻無法正確把握的權利。因此,訴訟時效制度本身必須表現出較高的確定性,以便指引當事人調整行為和安排生活。
關于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世界各國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主觀標準,即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開始起算。我國即采取此種方式。所謂知道權利被侵害,是指權利人已經在主觀上明確知道了自己的權利被侵害,這是一種確定的主觀狀態;而所謂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是指雖然權利人在主觀上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但是從他所處的環境來看,他已經具備了從主觀上明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條件,只是由于他本人的懈怠才不知道權利被侵害的事實,這是一種推定的主觀狀態。二是客觀標準,即從權利可以行使之時起算。如《日本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六條規定,消滅時效,自權利可以行使時起進行。《意大利民法典》第二千九百三十五條規定,消滅時效自權利得主張之日起開始。所謂權利可以行使之時,是指行使權利時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礙,至于權利人主觀上是否知道權利被侵害則在所不問。就這兩種方式而言,應當說各有利弊。按照主觀標準,有時雖然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但是由于客觀上或法律上的障礙而不能行使權利,比如在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肇事方逃逸的,權利人雖然明知權利被侵害,但是根本不知道侵權人究竟是誰,顯然無從行使權利。若此時法院仍以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為由而不保護權利人的利益,將有悖于訴訟時效制度設立的初衷。畢竟,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在于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而不在于侵奪權利人的權利,也不在于縱容義務的不履行及規避民事責任的承擔。按照客觀標準,有時權利行使雖然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礙,但是權利人主觀上確實不知道權利被侵害,此時開始起算顯然對權利人過于嚴苛。
法律指引:
第六條第一款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2020-12-05告行政機關時行政機關來取證不給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0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