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1日,最高法全文印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法官涂改、隱匿、偽造、偷換和故意損毀證據等7種情形致錯案將終身追究。在法官、合議庭、審委會責任如何劃分的問題上,意見規定,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導致審判委員會決定錯誤的,主持人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介紹,近年來,人民法院受理和審結的案件數量持續上升,審判質效逐步提升,但是仍有一些案件審判質量和效率不高,甚至出現個別冤假錯案。這與審判權運行機制不科學、審判責任制不完善存在一定關系。
此次,最高法發布的《意見》共分六部分48條。《意見》指出,完善人民法院的司法責任制,必須以嚴格的審判責任制為核心,以科學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為前提,以明晰的審判組織權限和審判人員職責為基礎,以有效的審判管理和監督制度為保障,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
《意見》明確規定,法官應當對其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承擔責任,在職責范圍內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在審判工作中,故意違反法律法規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錯誤并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應當承擔違法審判責任。
《意見》要求,法官有違反職業道德準則和紀律規定,接受案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請客送禮、與律師進行不正當交往等違紀違法行為,依照法律及有關紀律規定另行處理。
需要追究違法審判責任的,一般由院長、審判監督部門或者審判管理部門提出初步意見,由院長委托審判監督部門審查或者提請審判委員會進行討論,經審查初步認定有關人員具有本意見所列違法審判責任追究情形,人民法院監察部門應當啟動違法審判責任追究程序。
認為應當追究法官違法審判責任的,報請院長決定,并報送省(區、市)法官懲戒委員會審議。應當給予停職、延期晉升、退出法官員額或者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處理的,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程序依法辦理;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依法辦理;涉嫌犯罪的,由紀檢監察部門將違法線索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免除法官職務,必須按法定程序由人民代表大會罷免或者提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股東利益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2-31股權激勵行權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05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哪些情形屬于監視居住的有礙偵查
2021-02-27訂婚后女方不想結婚男方能否搶婚
2021-03-23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如何制作土地流轉合同,要把握合同的哪些要點
2020-12-22房屋拆遷時住改非怎么定義
2021-03-23房子繼承之后沒過戶怎么補償拆遷
2020-11-16拆遷部門和拆遷實施者到底是誰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