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1日,最高法全文印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法官涂改、隱匿、偽造、偷換和故意損毀證據等7種情形致錯案將終身追究。在法官、合議庭、審委會責任如何劃分的問題上,意見規定,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導致審判委員會決定錯誤的,主持人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介紹,近年來,人民法院受理和審結的案件數量持續上升,審判質效逐步提升,但是仍有一些案件審判質量和效率不高,甚至出現個別冤假錯案。這與審判權運行機制不科學、審判責任制不完善存在一定關系。
此次,最高法發布的《意見》共分六部分48條。《意見》指出,完善人民法院的司法責任制,必須以嚴格的審判責任制為核心,以科學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為前提,以明晰的審判組織權限和審判人員職責為基礎,以有效的審判管理和監督制度為保障,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
《意見》明確規定,法官應當對其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承擔責任,在職責范圍內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在審判工作中,故意違反法律法規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錯誤并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應當承擔違法審判責任。
《意見》要求,法官有違反職業道德準則和紀律規定,接受案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請客送禮、與律師進行不正當交往等違紀違法行為,依照法律及有關紀律規定另行處理。
需要追究違法審判責任的,一般由院長、審判監督部門或者審判管理部門提出初步意見,由院長委托審判監督部門審查或者提請審判委員會進行討論,經審查初步認定有關人員具有本意見所列違法審判責任追究情形,人民法院監察部門應當啟動違法審判責任追究程序。
認為應當追究法官違法審判責任的,報請院長決定,并報送省(區、市)法官懲戒委員會審議。應當給予停職、延期晉升、退出法官員額或者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處理的,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程序依法辦理;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依法辦理;涉嫌犯罪的,由紀檢監察部門將違法線索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免除法官職務,必須按法定程序由人民代表大會罷免或者提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自由的內涵
2021-01-18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帶設計方案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2-26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拆遷補償方案公示后,沒有征集被拆遷人意見,怎么辦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