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個人信息權包括哪些內容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個人信息權主要包括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
依修正案,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個人信息權主要包括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老師沒收學生手機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刑事附帶民事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5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再保險
2021-01-27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