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約期間贈與財產如何分割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第三十九條 【夫妻共同財產的離婚處理】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婚約是以結婚為目的的。為了維持婚約關系和達到其最終目的,一方或雙方往往將自己的財產贈與對方。如果贈送財產后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或者登記后沒有共同居住的,贈與的財產應該退還男方。如果婚約關系解除,贈與人要求受贈人返還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原則上應當返還;如果贈與人沒有提出返還要求,受贈人自然可以不返還。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共同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直接關系到離婚雙方的切身利益,依照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應當注意貫徹以下原則:
1、堅持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則
目前我國婦女的經濟條件和男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財產分割上適當照顧婦女和兒童的利益,才能避免婦女和兒童因分割財產所造成的生活水平下降和生活困難,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
2、照顧無過錯一方的原則
離婚案件,在財產分割時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適當多分。婚姻法第46條規定了一方因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婚姻法規定了過錯離婚的法律后果,即讓過錯方承擔離婚損害賠償責任,這是對受害方的法律救濟,體現了法律的公平原則。
3、公平原則
在離婚財產分割時適用公平原則,就是要一方面合理分割夫妻現有的共同財產;另一方面還應清算夫妻的經濟利益。例如,夫妻雙方對家務勞動、扶養子女的付出,一方離婚后生活水平的下降,妥善安置離異后的患病方,等等。這是公平原則在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體現,需要司法工作人員科學、正確地適用到每一個案件中。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婚約期間贈與財產怎樣分割”問題進行的解答,提起訴訟離婚的時候,婚約期間的贈與和婚約的目的不可分割,如果贈送財產后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或者登記后沒有共同居住的,贈與的財產應該退還男方。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范圍的確定
2021-01-18知識產權增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7公司外派不接受算主動辭職嗎
2021-01-10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