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事責任能力人的范圍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總則》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智力發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障礙,不能認清自己的行為后果。如果讓其實施行為,則可能既不利于行為人自身利益的保護,也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民事主體實施行為的范圍受到限制,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17條至第24條,對以下事項作出規定
符合情形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情況:
1、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
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第二十一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認定撤銷
成年人的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與撤銷:
第二十四條規定: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沒有民事行為能力,那么一般是還沒有到達16周歲,或者是自己因為一些智力發展不成熟和精神存在問題造成的,對于有精神疾病的即使出現的錯誤,也不會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有多少家仲裁機構
2021-01-22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應負何種責任
2020-11-27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一般知識產權案件分析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1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工廠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12-02拆遷企業由誰選擇評估公司
2020-11-25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