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空器飛行事故損害由誰來賠
《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由此可見,按照“違法歸責原則”,國家航空器的飛行行動是在合法行使職權,即使發生意外事故造成對地面人身財產損害,由于不存在違法性,其侵害行為應是免責的,如果受害者得不到國家賠償,這也就違背了《國家賠償法》的立法精神。隨著國家法制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國家行為造成公民的人身財產損害,應該無障礙地納入國家賠償的范疇,國家航空器造成地面人身財產損害賠償,應當成為國家賠償一種不可或缺的類型。
賠償費用
國家賠償的費用,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由各級財政按照財政管理體制分級負擔。
《國家賠償法》第32條規定了國家賠償的時效:"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
《國家賠償法》第33條規定了涉外國家賠償的原則:"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的,適用本法。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的所屬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要求該國國家賠償的權利不予保護或者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的所屬國實行對等原則。"這一原則性規定既體現了中國對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權利的尊重,同時也有利于維護中國的主權和尊嚴。國家賠償法《國家賠償法》第14條和第24條分別規定了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中國家的追償權利:"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者受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一)有本法第15條第(四)、(五)項規定的情形的;((四)刑訴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自身傷害或者死亡的;(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二)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再有的說法中是規定的國家航空器飛行過程中造成的事故傷害的話,那么自己可以申請國家賠償,不過國家飛行器必須要經過相關機構的鑒定才可以賠償。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雙親死亡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誰
2020-12-04土地出讓算土地使用權嗎
2021-01-04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