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法》的綱舉目張
根據《婚姻法》規定,如果夫妻雙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那么“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這也就意味著,在走進婚姻后,夫妻雙方的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收益以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都是共有財產。因此,按照孔子他老人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儒家思想,夫妻對共同財產擁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在夫妻離婚時,只要是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對共同財產的分割的權利也是均等的。當然“均等”絕不意味著平均分配,但可以肯定的是,一般的協商結果都是有錢的一方來買單并幫助財力較弱的前任度此余生。
現金資產的分割最無爭議;股權則按市值或者按數量分割;有限責任或合伙企業的分割需要征求過半數的股東;獨資企業的分割則需要競價或者干脆解散來分錢。
需要多提一句的是,婚內的財產為夫妻共有,婚后的債務也是共有的。不偏不倚,公平合理。
二、例外的分配法則
按婚姻法的規定,既然曾是同林鳥,各自飛的時候就得把財產均等分配。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婚姻法》另外約定,“婚前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以及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等不被夫妻所共同所有。
“專用的生活用品”不難理解,可以是用慣了的小物件比如衣物甚至是假牙假肢。法律規定了,就別惦記著共有了,再說自己拿走也不一定趁手。但是如果你認為你平日把玩的滿翠的觀音手把件或者限量版的愛馬仕提包也是專用生活用品,法律對這類物品的判斷還尚有爭議。
“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也不難懂,共享這種錢財也不仁義,再說都到領補助的地步了估計也到不了打破頭的財產爭奪程度。一般眼睛紅的時候心才黑。
這個“婚前財產”當然是以婚姻為界,涇渭分明。
“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這條,借助了法律的效力,比如夫或妻一方的父母就是指名道姓把財產贈與自己的子女或者干脆寫進遺囑令其繼承,有了合同的白紙黑字,其他人也不能夠覬覦。
三、法律武器——婚前協議+婚后修訂
既然“遺囑或贈與合同”可以成為財產均等分配的例外,另行訂立法律文書就是在婚姻萬一破裂時夫妻雙方財產權分配的一道護身符。以婚姻登記為分水嶺,可以分為婚前協議和婚后修訂兩種辦法。
婚前協議在國外極其普遍。目前國人對婚前協議的接受度還不高,最慣用方式是婚前財產公證。但是公證一般對不動產的明確更有效力,其他資產則很難被有效保全下來。比如你婚前持有的有價證券:一旦婚后又發生了證券的買賣和交割,證券產品轉化為現金,所有權就變得模糊了;即使長期持有,股票等證券產品的派股和派息也要被劃為婚后共同財產。
婚后修訂因為新婚姻法的執行而廣為人知:新婚姻法規定,如果房子是婚前你自己出錢購買的(如按揭,婚后的房貸也是自己還的),且房產證做出時登記的所有人只是你的話,可以認為是一方的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當然,這個被網友戲謔地稱為“斷掉丈母娘權杖“的鐵血新政,很快就在“愛我,就在房產證上加上我的名字”的這種婚后修訂運動中被群眾的智慧破解了。
除了讓大家鬧心的房子,從廣泛意義上說,夫妻還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需要注意的是此類協議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視為無效。
結語
資產保全為了生活更有物質保障,從而讓精神世界更為舒展富足。說到底,財產的合理安排只是推進婚姻穩固的法門。愿天下眷侶明明白白安排財務,甜甜蜜蜜共享人生。因此,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保衛婚內財產的最后一道錦囊妙計就是:擦亮眼,選對人,然后永不分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規范的沖突問題包括什么
2021-02-20股權轉讓程序有哪些,股權轉讓需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3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房屋贈與子女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保險法定受益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07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2021-02-12土地轉讓協議標準格式是什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