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中侵權法的定義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1款明確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這高度概括了我國侵權法作為民事權益保護法的特點。
法治的核心就是規范公權力、保障私權利。我國法治建設的關鍵是要充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私權利。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各種侵害私權的行為諸如野蠻拆遷、環境污染、濫用公權等仍時有發生。這表明,在我國,私權的保護仍有待于進一步加強。而與日益嚴重的官本位思想相比,社會上私權觀念仍然是淡薄的,尤其是一些政府官員更是完全沒有任何尊重私權利的觀念。如何在我國真正的建立尊重私權利的觀念,真正形成對私權利完善的保護,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的核心問題。
無論是從侵權責任法的基本原則,還是從各項具體制度上看,我國《侵權責任法》無不體現出了關愛受害人、為受害人提供救濟的功能:首先,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2款所列舉的侵權責任法保護的“民事權益”的范圍非常廣闊,共計18項,幾乎涵蓋了目前的全部私權利。其次,我國《侵權責任法》所保護的不限于民事權利,更不限于絕對權,而是既包括民事權利,也包括尚未被規定為權利的各種利益。《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2款中將《侵權責任法》保護的對象明確界定為“權益”,既包括人身權益,也包括財產權益。所謂權益就是既有權利也有利益。因此,我國《侵權責任法》的保護對象非常廣。第三,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在明確權益保障范圍的同時,采用了兜底條款的方式進行規定,從而使《侵權責任法》保障權益的范圍保持了高度的開放性,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適應不同時期對私權保護的需求。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侵害受害人事手國家法律所保護的,對于被侵害的人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并可以讓侵權人受到相應的處罰。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跟蹤偷拍的證據合法嗎
2020-12-23在抵押財產上成立留置權的法律保護是怎樣的
2021-02-15什么是文字商標
2021-01-06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