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分手費糾紛應遵循的原則
我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公民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并且公民間的民事活動在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受法律保護。男女雙方解除戀愛、同居、婚約以及婚姻關系時雙方約定或一方自愿給付分手費,無疑是雙方民事活動和民事行為的產物,是雙方基于特殊的人身關系配生的財產關系,所以,對分手費的認定及處理也應遵循民法通則所確立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原則、民事活動應遵守法律和國家政策原則、尊重社會公德和公共利益原則。
1、平等原則。
民法通則第三條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盵9]這是民法通則確立的首要的和核心的原則,它反映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征,體現了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要求。男女雙方戀愛、同居、建立婚約關系以及婚姻生活中,雙方解除戀愛、同居、婚約以及婚姻關系時,雙方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這是認定和處理分手費的最基本的前提。
2、自愿原則。
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它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能充分根據自己的內心意愿來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男女雙方既然民事法律地位平等,那么雙方解除戀愛、同居、婚約以及婚姻關系時,是否約定或一方是否愿意給付分手費以及給付多少分手費、如何給付分手費,都應由男女雙方自行決定。這一原則時下稱之為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
3、公平原則。
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它是指民事主體應根據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它要求民事主體在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上不能顯失公平。男女雙方在戀愛、同居、建立婚約關系以及婚姻生活中,當雙方感情出現裂痕或關系發生變化而不能相處或共同生活時,一方不能因為對方強烈要求分手,而迫使對方給付高額分手費。即使雙方約定或一方自愿給付高額分手費,當雙方發生分手費糾紛而尋求司法救濟時,司法機關在行使裁判權時,也應體現社會正義及公共道德的要求,并根據給付分手費一方給付能力的大小,對分手費作適當調整。
4、誠實信用原則。
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該原則簡稱誠信原則,指民事主體參加民事活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應當持有善意,它要求當事人行為合法、講究信譽、恪守諾言、不規避法律并按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履行義務。男女雙方解除戀愛、同居、婚約以及婚姻關系時,雙方約定或一方自愿給付分手費,應當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至少是出于給付分手費一方的內心自愿。雙方分手后,給付分手費一方理當講究信譽,恪守諾言,并按雙方約定或自己的承諾給付對方分手費。
5、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原則。
民法通則第五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盵10]這一原則表現為民事主體可以充分自主地行使自己的各項民事權利,以實現一定的利益,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的需要;如果民事主體的民事權益受到不法侵犯,民事主體可依法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或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可以尋求司法救濟。男女雙方分手時雙方約定或一方自愿給付分手費,是雙方解除戀愛、同居、婚約以及婚姻關系時產生的財產關系,這一財產關系的內容就是一方享有接受分手費的民事權利,另一方負有給付分手費的民事義務。接受分手費一方的接受分手費的民事權利理應受到法律保護,即給付分手費一方在雙方解除戀愛、同居、婚約以及婚姻關系后,如果不按雙方約定或自己的承諾給付分手費,接受分手費一方則有權向給付分手費一方追償,如追償未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6、民事活動應遵守法律和國家政策原則。
民法通則第六條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盵11]這是民法對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要求。男女雙方解除戀愛、同居、婚約以及婚姻關系時,雙方約定或一方自愿給付分手費的行為,也必須遵守法律和國家政策,至少不能違反法律禁止性和強制性規定,不能與國家政策相抵觸。否則,雙方約定或一方自愿給付分手費的行為系無效民事行為,該無效民事行為的結果——分手費亦應無效。
7、尊重社會公德和公共利益原則。
民法通則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是指民事主體所從事的民事活動及效果,必須符合我國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和公共利益的要求。男女雙方解除戀愛、同居、婚約以及婚姻關系時,雙方約定或一方自愿給付分手費的行為,也必須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的要求,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同時不得損害他人利益。否則,分手費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具有證券業從業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業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業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環境超標如何舉證
2021-03-16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