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以后前夫撫養費不給怎么辦?
首先是雙方協商,不行的話就是上法院起訴。
另外,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養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撫養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養費。
如果夫妻是協議離婚,應該按照雙方自愿達成的《離婚協議》來讓另一方履行其義務,也可以據此協議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支付孩子撫養費;如果是法院調解離婚,除了《離婚調解書》外,也應該有一個離婚財產分割協議,里面應該有子女撫養條款,如果不直接撫養孩子一方拒絕執行,可重新起訴到法院,讓法院重新裁定,強迫執行;如果是判決離婚,可根據離婚判決書里面的離婚孩子撫養費支付條款,要求支付孩子撫養費。
二、法律如何制定撫養權?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行準許。
7、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8、撫育費應定斯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9、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盡管很多人可能并不愿意因為孩子撫養費的問題再次對簿公堂,但如若真的碰到一些根本就不講道理的這種人的話,其實除了通過司法途徑維權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況且,還有一部分人甚至在民事法院已經判決要求當事人給孩子支付撫養費的情況下都堅決不履行判決書,所以,最好還是提前做好起訴的準備。
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好多
最新規定:支付子女撫養費標準
高收入人群的小孩撫養費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中村拆遷安置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0-11-25董事可以兼任總經理嗎
2021-01-11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2020-12-21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拆遷時戶主是誰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0-11-21拆遷過程中的補償到底和戶口有沒有關系
2021-01-04南京房屋拆遷補償實施細則出臺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