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指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
什么是立案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什么是立案審查制
立案審查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的過程中,對當事人的起訴是否符合條件進行審查,而后決定是否受理。中國法律中對此有具體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起訴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什么是立案登記制
立案登記制,是一種與立案審查制相對應的立案制度。只要當事人向法院提交了符合要求的起訴狀,法院無需審查,就應當立案登記。與立案審查制不同的是,立案登記制沒有立案的標準和門檻,只要有案件就可以立案。
為什么會立案難
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法規的起訴條件太高、用詞模糊、彈性太大,法院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再加上審查程序不公開,立案審查制在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在民事訴訟中,常有案件因標的額較小而被法院拒絕立案;在行政訴訟中,有案件因為地方領導干部打招呼而無法立案。由于存在指標考核管理,法院在某些時間段會故意刁難,加重立案標準,導致無法立案。
立案登記制的優勢
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的訴求是把矛盾交由法院處理,把黨政機關從中剝離。是宏觀的權利、義務、資源和責任等的方面配置。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會給法院帶來大量的工作,法院在此之后的效率問題需觀察。當然,法院在今后的立案的過程中,也要必要當事人的濫訴和惡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商局侵權認定錯誤如何賠償
2021-01-07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石泉地方政策對土地林地流轉侵權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