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老年人的監護人如何認定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對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
這里指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有關單位指定監護人不服,或者指定其他近親屬為監護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按特別程序進行審理,確定監護人。人民法院可以將《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和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根據后一順序監護人監護能力的強弱、行為、品德情況,按照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擇優確定。這種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有關部門或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的做法,在民法上叫做指定監護。
二、老人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監護是指對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監護公證是指公證機構依法證明當事人享有監護權的事實或當事人之間簽訂的監護協議真實、合法的活動。有些情況下,特別是在涉外交往中,監護人為履行監護職責首先要證明自己享有監護權,在這種情況下,公證處可以為當事人辦理監護公證。
監護公證由當事人住所地的公證處管轄,監護協議公證也可由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件;
2、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
3、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
4、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監護協議不得含有強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訓練等有礙被監護人成長的內容,對不符合我國憲法和有關政策規定的監護協議,公證處不能給予公證。
老人在步入晚年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對于監護人的確立更為重要,而監護人的確立則需要通過相關的法律程序。當老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時,由法律對監護人的確立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申訴程序有什么要求
2020-12-26民事調解書能查到嗎
2020-11-10銷售圖書是否需要出版社授權書
2020-12-28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土地流轉后中途能否增加土地租金
2021-02-14司法強拆后如何提高拆遷補償
2020-12-21遇到拆遷評估,應該注意的幾類基本問題
2021-01-20房屋拆遷安置合同條款具有可撤銷的法定情形嗎
2020-12-27簽訂征地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7拆遷談判時約定的補償內容沒有寫在協議中怎么辦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