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監護人去世后監護人能處理其財產嗎?
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規定“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根據這一規定,監護人只有保護被監護人財產的權利,沒有處分的權利。被監護人有沒有權繼承護人的遺產,首先要看當事人生前有沒有遺囑,如果有遺囑,那要以遺囑為準,如果沒有遺囑,那要看被護人是不是監護人的子女了,(養子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以及當事人的非婚生子都是子女的范疇。)如果是的話,那就是遺產的第一序位繼承人。
二、我國監護體系存在哪些問題?
1、對被監護人的范圍規定不完全。監護制度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護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同時保護與被監護人進行交易的相對人的權益,規定完全的被監護人范圍,就顯得尤為重要。
2、監護種類不完善。《民法通則》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我國的監護種類包括法定監護、指定監護和意定監護,形式上似乎完整,但具體內容過于簡單,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3、欠缺監護人報酬和清算制度等財產監護規則。我國現行監護制度除了《民法通則》18條規定了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時的賠償責任,以及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責任之外,沒有規定監護的其他財產性內容。
4、欠缺對身心障礙人的照管制度。各國法的監護制度通常與輔佐、保佐、照管等制度相伴存在,從而對尚未達到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身心障礙人進行法律保護。我國沒有類似制度,對身心障礙人的權益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無法得到必要的保護。
綜上所述,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照顧是義務,被監護人有合法財產的,其只能代為管理,不得擅自使用。即使被監護人去世,留下的財產也不能由監護人處置。寫有遺囑的,按照遺囑內容辦理,沒有遺囑的,如果監護人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其可以合法的繼承相應的份額。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增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7公安偵查階段有幾個月
2021-01-20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