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能否處分被監護人財產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二、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與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是不太一樣的,對于未成年人法定的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父母,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則法定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配偶。
監護人制度,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在當今社會中,因為監護人的保護沒有到位,所以也是頻繁的發生對未成年人的傷害事件,那么我們國家也是十分重視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不僅是建立了相關的法律,同時也在法律中規定了監護人的相關職責,如果監護人沒有履行義務,我們也可以申請更換和撤銷監護人。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