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對于兒童的保護權益十分健全,主要是這類人群還沒有成年,我國的社會和法律都為其進行相應的保護機制,保護這類人群的成長。那小孩的第一監護人都有哪些法律規定呢,下面小編就這類法律問題為你進行詳細的解答。
爸爸媽媽誰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都是第一監護人。
法律上監護人并沒有區分為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作為父母均是監護人,沒有第一、第二之分。
一、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按照以下原則來確定: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3、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4、沒有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夫妻離婚以后,監護權一定歸屬父親嗎
對子女監護權的歸屬,是以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做考慮,不再想當然爾歸給父親,法官在衡量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歸屬,主要是根據子女的年齡、性別、健康情況、子女意愿與人格發展需要,以及父母的年齡、品行、經濟能力、職業、父母保護教養子女的意愿及態度、對子女的教養計劃、與子女的互動與感情狀況等種種因素,作為判斷子女監護權的依據。
三、監護權判給對方,如果對方不照顧孩子,該怎么辦
監護權歸屬一方后,就應該對未成年子女負起教養責任,如果行使監護權之一方未盡保護教養之義務,或對未成年子女有不利之情事時,未享有監護權之一方、未成年子女,可以請求法院變更監護權。
我國對這類監護人的說明十分明確,明確的說明了父母做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如相應的父母不能夠照顧的,可有相應的兄弟姐妹或親屬、朋友作為這類人群的監護人,在我國的法律中有著明確的規定。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土地使用轉讓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7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陽山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1拆遷安置房七八年沒交房,該如何維權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