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從倫理上來講家庭中的小孩應該得到固定的人比如父母的照顧才能保證他能夠順利的長大并且貢獻社會,但是現實中也不能完全排除掉有些孩子從來就沒有大人照顧的,所以法律就要求這些孩子必須由監護人。那么,法律上規定的監護人啥意思?
一、法律上規定的監護人啥意思?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條件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既然孩子或者其他需要照顧的人必須由固定的人來照顧自然也就相當于是給這個人額外賦予了更多的負擔和義務,所以為了避免有些人不愿承擔監護的重擔而逃避就需要法律來嚴格的規定。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屋土地證和戶主不是一個人怎么辦
2021-03-24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