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離婚的諸多事件頻頻發生,那么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于離婚后第一監護人和離婚后第一監護人是誰?的問題。經過在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或者是法院判定的父母之間的以防,既是承擔小孩撫養義務的人。在民間里的說法通常說小孩子跟誰誰就是第一監護人,下面讓我們詳細介紹一下。
一、我法律的規定離婚后監護人是誰?
夫妻離異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是誰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
1、父母;
2、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上述三種法定監護人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根據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之間的血緣、組織等關系的遠近而確定的。《民法通則》第16條中關于這種法定監護人可擔任人員的排列順序,應當視為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只要前一順序有人可作為監護人,后一順序的人就不能擔任監護人。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1條的規定,即使夫妻雙方離婚,也改變不了他們皆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的身份。因此,即使夫妻雙方離異,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是夫妻雙方。
二、法定監護人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做了相關規定: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夫妻雙方即使離婚了,也都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父母離異,對孩子造成的心里上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以為戒共同構建幸福的家庭,希望能夠在今后生活中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新婚姻法年法院判決離婚的依據是什么
2020年離婚財產如何分割,離婚債務如何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約定效力受到限制
2021-02-04房屋租賃合同違約怎么辦
2021-02-04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倒車與直行相撞誰全責
2020-11-16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丈夫因無性婚姻鬧離婚 起訴能否判離
2021-01-05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