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未成年人跟精神智力殘疾的這部分人員都能夠在自己的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的。所以第一監護人沒辦法正常的履行監護職責的情況下,在我國的民法總則當中也是對監護人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分類。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跟隨小編的腳步,在下面的這篇文章當中一起了解一下監護人的種類是怎么規定的?
一、監護人的種類是怎么規定的?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
① 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 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二、哪些人可以擔任監護人?
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沒有上述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三、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綜上所述,監護人的種類其實在我國的法律制度當中是分為三種的,首先我們排除了當事人的親生父母就是第一監護人的,在父母去世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情況下有指定監護人,法定監護人,選定監護人的這三種不同的種類。都是因為在特定的情形之下,所以不同的人員才成為了監護人的。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停車場車被扎破管理人有責任嗎
2020-12-29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2020-11-19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什么是贍養
2021-03-01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