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對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才需要設立監護人,但近年來也有人呼吁應該為達到一定年齡的老年人設立監護人。很顯然,這里是需要監護人能夠擔負起監督、照顧的義務。那么實踐中什么人可以擔任監護人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什么人可以擔任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立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們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
3、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能變更監護人嗎,怎樣變更監護人
能變更監護人嗎?答案是肯定的。當監護人不宜繼續擔任監護人或者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組織的申請,經查明事實,撤銷監護人的資格。通過訴訟撤銷監護后,原監護人的監護權利被取消,依法應另行確定監護人。所以,撤銷監護并不意味著被監護人不再需要監護,而是撤換新的監護人,這實際上是監護人的變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法通則的實施意見》第 18條規定:“監護人被 指定后,不得自行變更。擅自變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監護人和變更后的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
在確定了監護人之后,監護人就應該擔負起職責,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其財產也由監護人保管,可以被監護人合理利用,在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之前,最好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幫忙分析自己的處分行為是否有利于被監護人,以免惹來不必要的財產糾紛,因為對于被監護人的某些財產,監護人也不能作出處分。
三、可以放棄監護嗎,什么情況下可以終止監護?
監護是不可以隨便被放棄的,只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終止,監護的終止,設定監護的客觀條件自然消失,導致監護的存在成為不必要,從而解除監護關系。引起監護關系終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被監護的未成年人已達成年。
2、被監護的精神病人痊愈,并已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銷監護的裁決。
對于未成年人來講,其監護人一般是其親生父母。而要是屬于精神病人的話,則監護人通常為其配偶。在沒有配偶的情況下,則為其父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之所以要設立監護人,就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完全的行為能力,所以監護人要盡量保證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棗莊律師。
監護人可以動用孩子的財產嗎
誰是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監護人法定義務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什么叫涉外婚姻登記
2020-12-19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