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失去監護資格,而被監護人尚未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可以通過指定監護的方式來繼續監護被監護人。那么指定監護人程序是怎樣的呢?律霸為您整理了這篇文章,希望幫助您了解這方面的法律知識。
一、指定監護人程序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 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指定監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二、指定監護的原則
不管是法定監護還是指定監護,都是以被監護人為中心,因此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三、指定監護的形式
根據《民通意見》第十七條的規定,“有關組織指定監護人既可以書面形式通知,又可以口頭形式通知被指定人,而無須同時通知其他當事人或其它有關組織。”這是因為:
1、根據《意見》第十九條的規定,只有被指定人對指定不服才有提起訴訟的權利,而其他當事人沒有這種權利;
2、有關組織之間都是并列關系,某一組織無須經過其他有關組織的同意,也不需要經過協商,便能作出指定的決定。這就決定了指定監護人的形式只需某一有關組織依照《民法通則》規定的原則予以指定,并書面或者口頭通知被指定人即可(在實踐中還是以書面通知為妥)。
民法通則規定的指定監護的權力機關,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指定監護可以用口頭方式,也可以用書面方式,只要指定監護的通知送到被指定人,指定即成立。被指定人不服指定的,可在接到指定通知次日起30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裁決。指定監護被指定人未提起訴訟時,自收到通知后滿30天后生效;在提起訴訟時,自法院裁決之日起生效。
小編在上文已經為您詳細的介紹了有關指定監護的程序的問題,《民法通則》對于指定監護的程序作了詳細的規定。其次是指定監護的原則是對監護人有利。最后是指定監護的形式,可以是口頭也可以是書面的。如果您在這方面還有任何的疑問,請您來電咨詢律霸,我們的律師將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詳細解答。
怎樣確定監護人 ,如何確定監護人
成年人有法定監護人嗎 ?
法定監護人公證原因和所需材料是怎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5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財產保全后會面臨什么法律風險
2020-11-20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還賠錢嗎
2020-12-19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