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中的欺騙是詐騙嗎?
不一定,只有以借婚姻索取財物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并構成犯罪的行為。詐騙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
《婚姻法》第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1、重婚的;
2、有禁止結婚而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3、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4、未到法定婚齡的。這是明確規定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欺詐婚姻不屬于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要成立詐騙罪,主觀方面要有非法占有財物的故意,客觀方面要有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得對方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物。
二、如何區別不道德婚姻和婚姻詐騙犯罪?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婚姻關系并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于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后,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如果是夫妻關系的中一方實施欺騙行為誘騙另一方與其締結婚姻關系的,此時被欺騙的一方如果是有證據證明對方實施欺騙行為的,并且結婚的時間并未超過一年的,是可以申請解除婚姻關系的,并且如果對方騙取己方的財產的,可以要求對方予以返還。
婚姻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如何量刑?
婚姻詐騙罪犯判幾年
婚姻詐騙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冒領低保金多少付刑事責任
2021-02-10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土地經營權是怎樣抵押的
2021-03-12江門蓬江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08無錫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辦理
2020-11-24拆遷安置住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19農民如何在征地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征地流程有哪些拆遷補償項目
2020-11-17房屋征收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8廠房遇拆遷,土地和房屋的評估標準是什么
2021-03-14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書該如何正確書寫
2020-12-29征地補償糾紛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