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的家庭主要成員包括哪些
我國民法關于家庭成員的規定也不明確、完整。如婚姻法沒有對家庭成員的具體含義作出明確規定。
該法第三章“家庭關系”,列舉了夫與妻,父母與子女(包括婚生或非婚生子女,合法的養子女和繼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兄姐弟妹四類家庭關系,但除了這四類家庭關系外,是否還有其他主體之間的關系也屬于家庭關系,婚姻法沒有作出規定。
從大眾的通常觀念來看,婚姻法沒有將兒媳與公婆、女婿與岳父母等關系作為家庭成員關系予以規定,似有不足。再如,根據收養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孤兒或者生父母無力撫養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親屬、朋友撫養,且這種關系不適用收養關系。
如果具有這種事實撫養關系的主體之間,一方對另一方實施虐待行為,對侵害人不以虐待罪處罰,難以被社會所接受,也不符合公平正義理念。因此,我們認為,這種具有事實撫養關系的主體之間,也應當認定為家庭成員。
二、虐待家庭成員的法律處罰
《婚姻法》四十三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予以勸阻、調解。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0條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被虐待人而言,其自身的維權意識十分重要,當自己被虐待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在有關部門對施虐人的教育、批評、行政處分(罰)無效時,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自訴。
在人民法院認為施虐人已觸犯刑法,公安機關應立案偵察,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依法對施虐人以刑事處罰。
像家庭暴力行為普遍就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而往往家庭成員也就是生活在一起的家人,這主要也就是直系血親之間了。實踐中,要是有虐待家庭成員的行為,那么情節嚴重的往往會認定為虐待罪,之后就會按照《刑法》中的規定,對行為人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是指什么
虐待兒童罪怎樣定罪
虐待罪的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等級解析
2020-12-09租房合同必須經過備案才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6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看守所探視要怎樣申請
2020-12-18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農村機動地有什么用途
2021-03-03土地開發股權全部轉讓違法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