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與他人建立婚姻關系之后,禁止與夫妻另一方之外的第三人存在同居關系。有時,在發現對方出軌后,對方會向其提出離婚的請求,根據婚姻法 小三的規定,在另一方提供能證明另一方出軌的證據后,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一、婚姻法 小三是如何定義的?
婚外戀(英譯:ultra-marriage love),指有婚姻關系的其中一人,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超出友誼的關系(不論是否有性行為),也稱作出軌。外遇的定義依不同研究領域有些許不同,在社會學辭典中,外遇即有發生性交(通奸)行為;若僅有“思想或行為上的不貞”而無實際的性接觸,可稱之為精神外遇。法律上,性關系被視為是外遇的必要因素,此性關系是指已婚者與非配偶發生自愿性的性行為。
對婚外戀行為本身,中國法律并未明文規定。但是,因為婚外戀行為引起的虐待、遺棄、重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溺嬰、傷害、兇殺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行為結果,中國的婚姻法、刑法及一些單行法規均有相關的規定。對于婚外戀引起的上述行為,必須依照國家法律的規定,按不同罪名,依法定罪量刑,堅決予以嚴懲。
二、一方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出軌離婚怎么判:
首先就離婚意愿來說,如果一方不愿意離婚,另一方起訴離婚的話,法院會根據夫妻感情情況來進行判決,法院判決離婚的標準是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如達到這一標準的,應會判離,如沒有達到這一標準,即使一方出軌,法院也不會叛離。
如果雙方都同意離婚,但對財產分配無法達成一致,法院在判決時會首先考慮無過錯方。離婚時共同財產、債務一般平分,個人財產、債務歸個人。不存在或雙方都存在有過錯的情況時,離婚時互不賠償。否則無過錯方有權向過錯方索賠。
對于孩子的撫養權問題,法院在判決時不會首先考慮是否出軌,而會首先考慮怎樣有利于孩子。孩子未滿兩周歲時一般優先歸母親撫養,滿兩周歲先協商,協商不成法院將根據雙方實際條件按對孩子成長有利的原則確定孩子歸屬,滿十周歲法院還會征求孩子的意見。另一方按固定收入支付撫養費,無固定收入按照同行業標準取一個合適的比例支付撫養費,并有權探視。
三、如何證明一方出軌
1、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一方主張另一方有了外遇,婚外情,那么必須提供證據來證明,如果不能提供證據,那么法院不會采信。 取證的過程相當麻煩,大多數情況下建議協商離婚鬧到臉皮撕破的階段,雙方都損失巨大。沒有愛情,也不可能有友情,但是不要多個敵人。
2、通常證明外遇的證據有很多,但是你說的,他說的,他們說的,法院都當你沒說!證據講究書證和人證。只有人證沒用的,對方隨時也可以找幾個人出來說沒見過他出軌吧。除非對方在法庭上親口承認,或者給你寫過承認出軌、保證不出軌的保證書。
3、證據可以證明外遇,但是請注意,證據越多越好,單一的證據效果不好。
(1)男女單獨裸體的照片(裸奔或天體浴之類的不算)、視頻,注意一點要合法取得,非法取得證據不算。
(偷拍的證據不合法,不能作為證據法庭不采信,直接忽視的,這個以前談到過,法律的導向性,不支持用非法來對待非法,電影里面的取證方面都是扯談的。)
(2)一方寫下的承認出軌事實的保證書,認錯書,悔過書。
(3)聊天qq記錄,開房記錄,親密照片。電話記錄,短信記錄等等。 (這個可以成為證據,但是力度有點欠缺,對方可以辯解:qq被盜,開房在聊天,親密照片在排練工作,能出軌的人思維能力其實也挺強)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婚外戀并不會構成犯罪,也不用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由以上婚姻法 小三的規定,在夫妻雙方感情破六之后,法院在分配離婚財產時,會照顧沒有過錯的一方的當事人,對于主張對方出軌的,必須承擔舉證責任。
離婚房產如何分割,具體情況有哪些
離婚時如何處理夫妻共同債權問題
2020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點是什么
2021-03-16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