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是規定仲裁程序的法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不是行政法,行政法指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
仲裁程序
申請和受理
第21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存在有效的仲裁協議;
(二)有具體的仲裁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第22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協議、仲裁申請書及副本。
第23條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1]。
第24條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第25條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將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并將仲裁申請書副本和仲裁規則、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后,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26條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議,人民法院應當繼續審理。
第27條申請人可以放棄或者變更仲裁請求。被申請人可以承認或者反駁仲裁請求,有權提出反請求。
第28條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29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師和其他代理人進行仲裁活動。委托律師和其他代理人進行仲裁活動的,應當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授權委托書。
對于你提出的“仲裁法屬于行政訴訟嗎”問題,仲裁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不是由國務院進行制定的,所以仲裁法不是屬于行政訴訟的,仲裁法是規定仲裁程序的法律,所以對仲裁的程序的高效性有著很大的作用。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2021-01-05商品房可以退房的情形有哪些,商品房退房流程是什么
2020-12-29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