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法第25條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繼承法第25條司法解釋內容是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本條規定了對繼承、受遺贈作出接受或放棄表示的期間及效力。
繼承開始時,有權參加繼承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遺產享有繼承權。但享有繼承權并不等于繼承人已經取得了遺產的實際所有的權利。每個繼承人是否實際參加繼承,應以其得到被繼承人死亡通知,知道繼承已經開始,并在遺產處理前對被繼承人的遺產作出接受或放棄的意思表示為依據。接受繼承是指繼承同意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它有兩種表示方式。
一是明示的表示方式。即用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向有關繼承人、公證機關、人民法院、遺囑執行人、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基層組織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死者遺產的意思。
二是默示的表示方式。即指繼承人雖然沒有公開明確地表示接受死者遺產的意思,但在法律上以其行為推定了他接受了繼承。
放棄繼承,是指繼承人不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它必須有明確的意思表示,即必須以明示的方式來表示。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到期沒有作出表示的,推定為接受繼承。受遺贈的接受與放棄,是指受遺贈人同意接受遺產和不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接受遺贈,必須以明示的方式為之。受遺贈人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意思表示,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法律即推定為放棄受遺贈。
二、繼承規定內容是怎么樣的?
對于法定繼承因為,繼承順序是考慮到家庭關系、身份關系、血緣關系等依照法律規定而產生的繼承規則,法律上任何遺產都應該被繼承(可以選擇放棄),所以只要不明確表示放棄的,都享有法定的繼承權。
對于遺囑繼承,因為遺囑繼承要優先于法定繼承,而且遺囑繼承的繼承人不限于近親屬,所以變數和社會公德上的約束會更多,法律規定2個月的繼承表示期限就是督促繼承人及時行使權利,可以讓被繼承人的遺產(未在遺囑中處理的遺產,按法定繼承處理)能夠早日擺脫所有權不穩定狀態,而作出的一種類似訴訟時效的時效規定。
我國法律當中對于放棄繼承和接受繼承有著明確的規定。當然在放棄繼承的時候,必須是在遺產處理之前放棄繼承,如果遺產已經著手處理的話,那么是不能夠采取放棄繼承的措施的。
第一法定繼承人財產如何分配?
遺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是怎樣的
怎么辦理放棄遺產繼承權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股東不配合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06公司分立資產變動是否交稅
2020-12-10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