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遺贈撫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順序。如果同時出現2種以上的繼承情況,在這4種繼承方式中,遺囑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遺贈,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繼承。
繼承順序
遺產繼承順序,是指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后秩序。《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能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法》第12條還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在遺產繼承中,被繼承人立有遺囑將其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或者在遺囑中明確將其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應遵照該遺囑執行。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7條之規定,立有遺囑的遺產繼承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被繼承人去世后,需要按照遺囑的相關規定條款來落實繼承權利,另外,有關遺囑的有效性需要通過合法的檢驗,一般來說,是需要有合法的見證人存在的情況下才可以執行遺囑的相關情況,如果遺囑無效的,則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順位繼承順序進行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履行后違反有關規定怎么辦
2021-01-08入院記錄會影響工傷鑒定嗎
2021-01-14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