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機構對患者或疑似患者采取隔離措施是否有法律依據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醫療機構對患者或疑似患者采取隔離措施是有法律依據的,而法律依據就是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九條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采取下列措施: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醫療機構發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醫療機構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
第四十一條 對已經發生甲類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實施隔離措施,并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接到報告的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即時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上級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準決定的,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立即解除隔離措施。
在隔離期間,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
隔離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并宣布。
二、傳染病防治的監督管理
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傳染病防治工作行使監督管理職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委托其他有關部門衛生主管機構,在本系統內行使監督管理職權。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這些職權主要包括:對傳染病的預防、治療、監測、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進行監督、檢查;責令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限期改進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依照該法的有關規定,對違反該法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等。
為加強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法律規定了設立傳染病管理監督員、傳染病管理檢查員的制度。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其他有關部門衛生主管機構、各級各類衛生防疫機構應設立傳染病管理監督員。其任務是進行現場調查并寫出書面報告;對違法單位和個人提出處罰意見;及時提出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措施的建議等。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應設立傳染病管理檢查員,負責檢查本單位及責任地段的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醫療機構對患者或疑似患者采取隔離措施是有法律依據的,而法律依據就是傳染病防治法。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配音屬于表演者權嗎
2020-11-19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土地流轉價格的公平性應該如何構建
2020-12-15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2020年舊城改造有哪些優惠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25農村搬遷一般需要多久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