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棄繼承權必須本人到場嗎?
不一定;有代理律師就行,只要傳達自己的意愿就行就可以處理好。
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作出不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意思表示。根據《繼承法》25條規定,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意思表示,可以以口頭方式或書面方式向其他繼承人做出。但是他人主張繼承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的,須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如果繼承人本人不承認,又沒有其他充分的證據證明繼承人表示過放棄繼承權,則不能認定繼承人放棄繼承。在訴訟中,繼承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表示放棄繼承。繼承人向人民法院以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要制作筆錄,由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簽名。但不論以何種形式做出的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都必須是繼承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否則不能發生放棄繼承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9條又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遺產分割后表示放棄的不再是繼承權,而是所有權。”
(三)不得放棄繼承權的情形:上述《意見》第46條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四)繼承人放棄繼承必須采取合法的形式,上述《意見》第47條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
第50條規定:“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不予承認。”放棄繼承的效力,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
綜合上面所說的,放棄繼承權是屬于個人的權利,也不需要任何的同意,在放棄財產的時候雖說本人可以不用到現場但一定要出具相關的證明,只要合理、合法就可以進行辦理,所以,放棄繼承權的時候就要給他人協商好,避免之后引起各種糾紛。
放棄繼承權后遺囑怎么辦?
放棄繼承權債務不償還有效嗎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費多大歲數開始給
2020-12-07陪審員不參加什么案件審理
2021-02-13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出讓合同中會注明耕地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