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糾紛仲裁代理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繼承人是指依法繼承財產的人,分為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
法定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遺囑繼承是指按照立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內容要求,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各繼承人應繼承遺產的份額。
前者指依法的當然繼承人,后者指被繼承人所指定的繼承人。各國法律對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規定不同。中國法律規定的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與外祖父母;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喪偶的兒媳與公婆、女婿與岳父母之間存在著撫養關系的人。胎兒也可充當繼承人。法人(包括國家)雖然可以取得遺產,但一般不列為繼承人。
所謂謂法定繼承是指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人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由于這種繼承中是只是在沒有遺囑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故又稱無遺囑繼承,也因為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只限于被繼承人的親屬,所以也稱為家庭繼承。
二,繼承范圍
(一) 配偶
(二)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三)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四) 兄弟姐妹
(五) 祖父母
(六)外祖父母
三,基本特征
中國繼承的基本特征,具有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法定繼承以一定的人身關系為前提,即確定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份額的根據是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收養關系。如中國繼承法第10條規定配偶各法定繼承人,其根據是存在血緣關系;規定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其根據是存在血緣關系:第二,法定繼承中對法定繼承人范圍、法定繼承順序、繼承份額以及遺產分配原則等方面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均無權予以改變。
繼承問題的解決容易導致有關的環節操作出現不小的爭議,因此有關的當事人需要學會合理的應對,減少自己不必要的損失,但是最為重要的是有關的仲裁可以有效的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確保自己的權益在法律上存在合理的基礎,但是需要自己多加留意有關的細節。
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哪些人?
在我國繼子女有代位繼承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安抗辯屬于私力救濟嗎
2021-01-29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新《商標法》幾大亮點
2021-02-14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破產宣告和受理破產申請是一個時間嗎
2020-11-16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