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糾紛仲裁代理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繼承人是指依法繼承財產的人,分為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
法定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遺囑繼承是指按照立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內容要求,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各繼承人應繼承遺產的份額。
前者指依法的當然繼承人,后者指被繼承人所指定的繼承人。各國法律對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規定不同。中國法律規定的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與外祖父母;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喪偶的兒媳與公婆、女婿與岳父母之間存在著撫養關系的人。胎兒也可充當繼承人。法人(包括國家)雖然可以取得遺產,但一般不列為繼承人。
所謂謂法定繼承是指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人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由于這種繼承中是只是在沒有遺囑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故又稱無遺囑繼承,也因為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只限于被繼承人的親屬,所以也稱為家庭繼承。
二,繼承范圍
(一) 配偶
(二)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三)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四) 兄弟姐妹
(五) 祖父母
(六)外祖父母
三,基本特征
中國繼承的基本特征,具有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法定繼承以一定的人身關系為前提,即確定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份額的根據是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收養關系。如中國繼承法第10條規定配偶各法定繼承人,其根據是存在血緣關系;規定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其根據是存在血緣關系:第二,法定繼承中對法定繼承人范圍、法定繼承順序、繼承份額以及遺產分配原則等方面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均無權予以改變。
繼承問題的解決容易導致有關的環節操作出現不小的爭議,因此有關的當事人需要學會合理的應對,減少自己不必要的損失,但是最為重要的是有關的仲裁可以有效的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確保自己的權益在法律上存在合理的基礎,但是需要自己多加留意有關的細節。
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哪些人?
在我國繼子女有代位繼承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錢未借到先扣利息,借款數額怎么確定
2021-02-20自己的房子倒了砸死人怎么辦
2021-02-12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