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未借到先扣利息,借款數額怎么確定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條: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案情介紹:毛某為做生意向貸款公司借款25萬元,但實際只收到19萬元,因為6萬元作為利息已被預先扣去。到期后,毛某無法還債,貸款公司找到其母重新簽訂借款合同用以抵債,合同約定其為女兒還債的借款本金為25萬元,但最終母親也未能還清欠款。近日,崇明縣法院受理該案后認為,貸款公司與老太簽訂的合同有效,但合同借款本金應以實際借款數額為準。
2011?年10月31日,毛某與某貸款公司簽訂借款合同。合同中約定,毛某借款本金25萬元,借期1年,且需在貸款發放日當天支付1年利息6萬元。按合同約定,毛某當天實際收到19萬元。然而,轉眼借款期限到了,準時還款卻成為泡影。去年2月3日,貸款公司聯系不上毛某,便找到了毛某的母親胡某。愛女心切的胡某當場簽下承諾書,答應女兒的貸款轉由自己償還,并與貸款公司重新簽訂貸款合同。但是,借款合同到期后胡某也未能還清借款本息。
去年年底,貸款公司向法院訴請判令胡某歸還借款本金25萬元并支付相關利息。經過審理,法院認定借款本金為19萬元,并按此計算利息。
【以案說法】
問:本案中兩份合同是否有效?貸款公司與胡某簽訂合同的借款本金應為多少 ?
答:兩份合同的簽訂雙方都具有相應民事責任能力,約定利息、放款時間和利率等均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因此合同合法有效。但根據《合同法》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在毛某的借款合同中,貸款公司預先扣除6萬元利息的做法屬違法。毛某應按實際借款數額19萬元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條: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綜合上面的介紹,錢未借到先扣利息違反合同法的規定,是無效的。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錢未借到先扣利息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童工能否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09刑事案件超期羈押怎么辦
2020-12-22購房合同補充協議只有一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1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